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分析报告(2013年)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时间: 2014-08-25 作者: 浏览次数: 129

    8月19日下午,由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现代农业研修中心等单位举办的“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分析报告(2013年)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国宏宾馆举行,以下是会议实录。

    主持人:首先欢迎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分析报告课题组组长李继凯,就《中国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布分析报告(2013)》进行成果发布

    李继凯:各位下午好,首先感谢各位对课题组的理解和支持,今天,受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研究课题组委托,很荣幸由我来代表课题组对当前的研究成果进行发布。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和化肥生产与使用大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显示,发展中国家化肥对粮食总产的贡献率可以达到30%左右。与此同时,但我国肥料行业发展依旧存在瓶颈制约,比如:资源、能源日益紧张,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品同质化严重,核心竞争点不突出;市场变幻莫测,风险日趋增高;产业集中度低,能源资源浪费严重,行业整合日趋紧迫。在国家出口政策收紧,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企业竞争更加激烈的背景下,肥料行业转型、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趋势刻不容缓。

    但庆幸的是,新型肥料正慢慢成为肥料行业发展的趋势。它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产品的简单使用,而且开始改变中国农业的生产模式。其高效化、长效化、复合化的优点将支撑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型肥料“中国式”发展道路正在开启,而且已经展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使得市场对肥料提出更高的要求。肥料的质量和功效受到重视,而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对肥料的品种配置影响显著,旱作农业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对长效肥、水溶肥提出新要求。

    2013年6月,受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委托,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组建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国家农业部、国家工信部等部委专家及权威研究机构、大学院校相关专家组成的“我国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研究课题组”,开展“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历时一年时间,课题组在相关部委专家和科研院所权威专家的支持、指导下,在课题组研究人员、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下,通过多次实地调研、问卷分析、走访咨询以及十余次不同形式的专家座谈会和讨论会,最终形成《中国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分析报告(2013年)》(以下简称“报告”)。

    本课题将作为产经所的常年研究项目,每年都形成年度研究报告,并举办相关论坛交流活动。同时,课题研究工作将坚持虚实结合、形式多样、务实合作、突出实效的原则,从学术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合作、产业联盟组建等多方面,促进中国新型肥料产业发展。

新型肥料(New Fertilizers)的定义是动态的,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目前有关新型肥料的界定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课题组则综合考虑新型肥料产业发展现状并结合新型肥料未来市场发展趋势,把新型肥料主要分为以下六大类:缓控释肥和稳定性肥料、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肥料、水溶性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新型功能性肥料等。

    课题组研究发现,2013年我国新型肥料产业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如大批肥料行业的企业开始进入新型肥料领域,同时资本性和规模特性日益突出,行业创新和行业自律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等。课题组认为,未来我国新型肥料产业发展将出现以下趋势:首先是新型肥料市场将回归理性,肥料产品种类将趋于稳定,规模经济将成为主导优势;其次降低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成为行业核心技术变革中的重心,各大厂家都在加大技术设备的投入,以技术创新来实现行业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型提升;此外,全链条投资控制的产业链组织模式正在成为行业趋势,产业链中主要环节的分布已不再局限于单个省份内的地理范围, 而是日趋立足于全国性平台操作;最后,随着新型肥料行业标准的健全、市场监管的严格和人力、物流成本的提高,拥有原料资源、拥有研发能力和拥有地域资源优势的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肥料产品的营销模式也将逐步创新。

    鉴于此,《报告》立足于2013年我国新型肥料产业发展的现状,系统地呈现了我国新型肥料的六大子行业:即缓控释肥和稳定性肥料、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肥料、水溶性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和新型功能性肥料的产业发展现状、技术水平和产业总体运行情况。同时,全书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对推动新型肥料产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报告》明确指出,当前中国的新型肥料行业在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和推广的过程中都存在诸多问题,要实现该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从科学研究、政府管理、生产销售和使用等诸多方面来给予该行业高度的重视。

    同时,《报告》还首次选取了目前新型肥料领域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对这些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优势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梳理。尽管市场环境较为恶劣,但仍有很多企业取得了成功,对于这些企业的成功原因,《报告》也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分析。《报告》认为,新型肥料企业成功的五大特性分别为:产品科技含量高、质量稳定、团队健全、注重合作、重视品牌。

    《报告》研究指出,当前新型肥料行业存在生产成本持续加大、产能结构性过剩严重、产品市场监管混乱,市场竞争无序等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为促进新型肥料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报告》创新性地提出,应在新型肥料行业领域成立一个全国性的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搭建一个官、产、学、研、资的协作平台,以促进要素协作,促进行业自律,并在技术上进行指导和把关,提高对新产品、新剂型的监测反应能力,跟踪、助推产业发展。

    《报告》研究表明,为促进我国新型肥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新型肥料在我国的定位,特别是新型肥料的研制、生产与推广需要稳步发展,不能急于求成;另外,由于价格昂贵、施用需要指导等特点,新型肥料不会完全取代常规肥料,所以相关企业需要确定自己的优先发展领域,才能更好地发展;同时建议国家相关科研主管部门或者科研基金管理部门重视和加强新型肥料的科研、科普、技术培训及推广应用工作,在水溶性肥料、稳定性肥料和中微量元素肥料方面做好重点科研部署工作,同时要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和指导。

    区别与一般研究,本《报告》所呈现出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结为六个“第一”:本报告是我国第一份立足于新型肥料行业发展层面的专项研究成果;本《报告》第一次系统提出我国新型肥料的六大子行业分类:即缓控释肥料和稳定性肥料、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肥料、水溶性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和功能性肥料;本《报告》第一次针对六大子行业的产业发展现状、技术发展水平和产业总体运行情况、发展趋势、投资趋势、政策诉求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本《报告》第一次针对当前我国新型肥料行业在行业准入、产品标准、市场规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打破现有行政体制管理制约,建立跨部门行业管理机构设想;本《报告》第一次提出应建立政(产业政策)、产(产业企业)、学(产业研发)、资(产业投资)、智(产业研究)、用(流通推广)相结合的新型肥料行业发展联盟;本《报告》第一次提出新型肥料行业不仅需要创新管理体制,还要在产业投资机制、市场运营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成果推广层面,课题组还将针对研究成果,举办高端成果发布会,并同时举办新型肥料国际研讨会,邀请国内外重点企业、研究机构等进行交流研讨。届时,将选择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等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媒体,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同时,课题成果将以内参形式提交政府主管部委,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在课题的务实推进过程中,课题组还将组织形式多样的产业合作与技术项目对接活动。同时,在条件成熟情况下,考虑建立一个国际性的新型肥料产业发展联盟,努力推动中国新型肥料产业发展。

    本《报告》作为首次针对新型肥料行业的专项研究报告,在组织研究工作中也面临众多困难,研究成果也难免存在诸多问题。今后,课题组将跟踪新型肥料行业发展,重点在市场格局、产业链布局、市场分析预测、行业龙头企业打造、产业政策等方面进行持续研究,并将推出“行业竞争力”评价、“行业品牌影响力”测评等专项研究。同时,我们也希望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研究机构、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共同推进我国新型肥料行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课题组现已启动2014年我国新型肥料年度发展的研究工作。与2013年中国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分析报告相比,2014年,课题组将会结合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按照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突出年度特征研究、突出解决重点问题的原则,在充分征求国家有关部门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研究提出2014年中国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分析报告的新的亮点。《2014年中国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分析报告》编制的起点更高、要求更高、难度也更大。课题组将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加强研究,拿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更好的服务于新型肥料产业及行业内企业发展。为此,我们也诚邀各大院校、科研机构参与,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集思广益,力争把《2014年中国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分析报告》编制的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具备指导性和参考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得到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国家农业部、国家工信部单位专家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李继凯所长的发布此,接下来有请原科技部调研室主任胥和平发表对此次发布会的点评。

胥和平:非常高兴能参加2013年新型肥料行业报告发布会,看到这么多媒体朋友,有许多话想对大家说,现在中国经济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发展时期,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培育已经成为社会的重点关注问题。而新兴产业的发展应该成为媒体朋友特别关注的问问题,应该关注那些具有增长性的问题。新兴肥料领域,能够通过产学研结合,成功走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的技术标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业链。对整个新农村建设,都有巨大的意义。由此类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包含很多层面,技术、生产方式、产业组织、新型市场机构、新型投资方式等方面的升级和创新,希望各位媒体朋友,能更加向社会公众传达,这些新兴产业正在崛起。

主持人:胥主任的讲话精炼却精彩,希望能得到媒体各界足够的关注。下面有请新型肥料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李娟发布2014年新型肥料产业发展分析研究课题启动发布词。

 

李娟: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以及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今天下午参加举办的《2013年中国新型肥料行业发展分析报告》的新闻发布会。受课题组委托,下面由我来对2014年度中国新型肥料行业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的启动进行发布。

刚才大家看到,2013年的《新型肥料产业发展分析研究报告》已经由我们所得李继凯所长向各位介绍了。那么,随着13年成果的发布,14年的研究工作也即将启动。所以,借此机会,我也向在座的各位系统介绍下课题整体情况和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计划,也真诚的希望通过各位媒体朋友向社会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同时传达我们持续开展这项研究工作的决心和努力。

2013年6月,受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委托,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组建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等部委专家,清华大学等高校及相关权威机构专家组成的“我国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分析课题组”,并开展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历时一年多的时间,课题组通过问卷分析、企业调研、走访座谈等,重点对新型肥料产业发展现状、面临形势、发展趋势、市场监管、技术装备、营销模式、标准制定、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研究最终形成《中国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分析报告(2013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首次对我国新型肥料产业从定义、分类、市场监管、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产业企业制定产业政策、企业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2014年新型肥料报告将在2013年的基础上,在企业问卷的发放及回收范围、重点行业企业调研、举办专家座谈会等方面重点加强工作,同时突出产品市场定价机制、全国产业链布局、市场形势分析、产业集群发展、行业监督管理、产业政策建议、产业联盟组建、产业投融资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
    同时,我们也要尽力地弥补2013年报告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行业数据来源渠道、企业实地调研的力度和范围、案例研究的典型性和适用性分析等等。

2014年,课题组将会结合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按照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突出年度特征研究、突出解决重点问题的原则,在充分征求国家有关部门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研究提出2014年中国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分析报告的新的亮点。可以说,2014年中国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分析报告将进一步拓展思路,开展合作研究、协同研究、集成研究尤其是要加强新型肥料领域相关产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及联盟等组织建立联动机制,并努力整合产学研用多种资源要素,突出研究报告的创新性、实用性、指导性,全力促进我国新型肥料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同时,为更好的做好课题研究工作,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经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专家委员会研究批准,特成立新型肥料产业促进中心。产业促进中心在组织开展“2014年中国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分析”的研究工作的同时将常年跟踪关注该产业的发展,重点在产业布局规划、产业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产业市场监管、市场及产业发展预测、投融资机制创建等方面进行持续研究,同时加强对产业重点企业的关注与助推,促进我国新型肥料产业快速发展。

为此,我们也诚邀各大院校、科研机构参与,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集思广益,力争把《2014年中国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分析报告》编制的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具备指导性和参考价值。我们欢迎国家政府主管部门、研究机构、行业企业对研究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协助,共同助推我国新型肥料行业的快速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得到国家工信部、农业部、发改委、科技部、等单位专家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李主任致2014年发布词。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记者提问。

    经济时报记者:你好,我是经济时报的记者,请问课题组组长李继凯所长,贵所作为产业经济的研究机构,您认为您们从事新型肥料行业研究的优势在哪里?您认为您们推出的区别于同类报告的亮点有哪些?

    李继凯:首先感谢媒体朋友对我们新型肥料研究报告的关注。相信不少朋友会有些疑问,我们产经所作为产业经济研究单位,为什么会在如此细分的行业做深入研究。首先我想简单介绍一下产经所的组织机构,我们的上级单位是东北亚开发研究院,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民间智库。我们产经所作为开发院的下级单位,主要从事四方面工作:产业政策研究、产业分析预测、产业咨询和规划以及国际产业合作。目前承接各国家部委的产业研究课题,既然做政策研究,就要有政策研究专家。目前产经所已经拥有了一大批做政策制定、政策咨询、政策执行的专家。再次,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目前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作为政策研究机构就应该起到桥梁纽带作用,把新型产业的问题提升到给国家制定政策的高度。今天此次发布的报告是我们的一次尝试,希望社会各界对我们产经所的工作多多支持,谢谢大家。

中新社记者:请问课题组阮晓东博士,通过这一年时间的深入研究,相信您对新型肥料行业已经有一个特别系统、深入的了解,那么结合国际发展形势及我国国情,您认为当前国情下,中国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哪一类的新型肥料有比较好的前景?

   阮晓东新型肥料是针对传统肥料的利用率低、易污染环境、施用不便等缺点,对其进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改性后生产出的一类新产品。传统的化肥,包括尿素、二铵、硝铵、钾肥等,大多易溶于水,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是速效性肥料,但易潮解结成硬块,引起养分的损失或施用的不便。传统化肥所含副成分对土壤和作物可产生不良影响,而且有的化肥如硫酸铵在作物生长期单独使用可造成土壤板结。所以针对这些问题,目前新型肥料的发展呈现出这样几个趋势:

第一是长效化趋势,比如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的缓控释肥料,这类肥料通过肥料养分的化学复合、物理、生物作用,使肥料对作物的有效态养分随时间而缓慢释放;

第二是专用化趋势,比如大田作物和生长期长的蔬菜、果树需要的元素肯定不一样,所以现在各大企业都在根据具体的应用对象制作相应于的肥料,比如花卉有机肥、果树用长效碳铵,棉花用长效钾肥、蔬菜专用等中微量元素肥料等。另外很多企业在推广使用过程中也结合当地的土壤墒情、气候、水分、土质、质地不一样,制定推广新型肥料的工作方案,来提高稳定性肥料推广的效果和效益。

第三是安全环保的趋势,在这里我重点想说一下缓控释肥和稳定性肥料、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肥料和水溶性肥料特别迎合了我国这个大的发展背景。特别是商品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这类产品的生产耗能小、成本低,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减少肥料量使用、城市垃圾的腐熟和开发利用、促进农作物废弃物、土壤环境的净化、保护环境以及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第四个趋势是简便化趋势,比如目前国家和各个企业都在重点发展的水溶性肥料,由于可以迅速地溶解于水中,更容易被作物吸收,而且其吸收利用率相对较高,更为关键的是它可以应用于喷滴灌等设施农业,实现水肥一体化,所以极具发展前景。

 

所以根据我上面的分析,我认为新型肥料最具发展前景的肥料从应用形态上说是水溶性肥料,因为水溶性仅仅是形态,但其在组成上可以包括各种营养和各种药剂,比如目前市场已经可以见到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含腐殖酸水溶肥料、磷酸二氢钾、微生物类水溶肥料,也有极少部分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

那么根据一些统计资料,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出占世界26%的农产品,“缺水”比“缺地”更严峻。从世界范围灌溉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来看,美国的滴灌和微喷灌占整个灌溉的比例为5%,以色列为80%,而中国仅为0.13%;美国灌溉施肥在微喷灌中的比例为65%,以色列为90%,而中国仅有40.8%。此外,2013年3月农业部颁发了《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预计到2015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总面积将达到8000万亩以上,新增推广面积5000万亩以上。所以水溶性肥料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我也强调,由于肥料的应用区域太多,应用作物和应用范围不同,在一些局部地区,功能性肥料,比如南方的抗倒伏性药肥,再比如针对近来有机蔬菜应用的商品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料,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在中国目前的发展背景下,各个肥料品种目前基本上都处于大量研发和推广阶段,各种新型肥料未来都会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农民日报记者:主任你好,对中国新型肥料行业的研究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目前贵所针对这项研究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请简要介绍一下。

 

2007年,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研究所联合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组成的“中国缓控释肥料行业自主创新与产业化发展研究课题组”,以我国缓控释肥料行业的龙头企业——金正大国际为个案跟踪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研讨交流、内参递送、高端媒体发布等方式进行课题研究与宣传。

自课题研究工作以来,课题组通过提供项目咨询服务、政策指导等进行跟踪研究。在课题组的努力下,2011年,我国缓控释肥技术被列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作为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主持单位,金正大获得科技部拨付的408万元课题经费。这是科技部为推动我国缓控释肥产业技术创新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意味着我国加大对缓控释肥产业的扶持力度,标志着我国缓控释肥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将迎来跨越式发展。

 

2010年,受国家农业部委托,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研究邀请农业部、工信部、发改委、中央政策研究室等单位专家,组建“缓控释肥料施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课题组”,历时两年时间,课题组通过走访专家、考察重点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调查农民施用情况、举办课题座谈等形式,较全面的了解目前我国缓控释肥料行业的发展情况,并最终形成《缓控释肥料施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报告》。

 

2007年—2012年的的6年时间里,课题组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并通过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央党校、新华社等渠道上报内参,直接服务于中央领导决策。

 

2013年,受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委托,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组建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国家农业部、国家工信部等部委专家及权威研究机构、大学院校相关专家组成的“我国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分析课题组”,开展“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历时一年时间,课题组在相关部委专家和科研院所权威专家的支持、指导下,在课题组研究人员、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下,通过多次实地调研、问卷分析、走访咨询以及十余次不同形式的专家座谈会和讨论会,最终形成《中国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分析报告(2013年)》(以下简称“报告”)。

 

目前,《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3年)》已经完成。为更好的做好课题研究工作,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经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专家委员会研究批准,特成立新型肥料产业促进中心。产业促进中心还将开展“2014年中国新型肥料产业年度发展报告”的研究工作,并将常年跟踪关注该产业的发展,重点在产业布局规划、产业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产业市场监管、市场及产业发展预测、投融资机制创建等方面进行持续研究,同时加强对产业重点企业的关注与助推,促进我国新型肥料产业快速发展。

 

中国科技报记者:胥主任您好,科技部是新型肥料行业的主管部门之一,在您看来,此次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推出的2013年度《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分析报告》,对于促进我国新型肥料行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和意义?从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角度,您对本课题接下来的研究工作有什么建议?

 

胥和平:新型肥料的发展对整个中国的转型发展、尤其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我国的农业情况和其他国家有很大的区别,美国等发达国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可以把农业在国民生产总之中的比例降到最低,但是中国不行,中国至少有40%的人口要以农业为生,做成国外的大农业公司等想法不符合中国国情。因此,诸如灌溉、育种、肥料等农业技术的进步就显得异常重要。目前肥料行业的问题就在于,当前的肥料技术是基于化学革命的成果,然而大面积使用化工肥料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我们常讲,我们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然而没讲到用了占世界30%的肥料!如何把肥料用量降下来使之与耕地面积相匹配是个严峻的问题,所以一定要有新型的、高效的肥料尽快研制并推广。新型肥料一旦面世,就会极大的降低传统肥料的用量。我们希望通过换控释肥提高肥料使用效率,降低肥料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和农业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

    主持人:好的,我们的记者问答环节就到此结束,致辞,我们的“新型肥料行业年度发展分析报告(2013年)新闻发布会”圆满完成,感谢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各位媒体的参与,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