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民与我国包膜控释肥
发布时间: 2012-11-30 作者: 浏览次数: 354

                

4月1日,在山东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洽谈会上,
张民教授向山东省副省长陈延明介绍包膜控释肥技术特点

     2004年12月29日,是山东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民教授大喜的日子。
  这一天,由他主持的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包膜控释肥料的中试与示范”课题通过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获得高水平评价;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包膜控释肥产业化成果转化”获得农业部批准立项;山东农业大学与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包膜控释肥生产技术许可合同;继2003年9月,2004年8月、11月份三批59吨包膜控释肥产品出口到澳大利亚、德国之后,又接到出口到德国和东南亚等国家的60吨的生产定单。
  事业的成功,正在让这位海归学子科技报国的心愿变为现实。
  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读博士的张民,借助山东农业大学与美国肯塔基大学的合作关系,由学校联系作为合作培养赴美留学,1996年6月回国。
  在美国留学和作博士后期间,张民主要从事土壤肥料、土壤化学、土壤环境与植物营养方面研究,接触到了包膜控释肥,对包膜控释肥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在柑橘上做增产和提高效果品质的试验,收集和掌握了包膜控释肥的相关资料。当时,张民就想,如果将包膜控释肥的生产技术引进到国内该多好啊!
  1997年,他申报的“控释肥的制作技术”研究课题在农业部立项。开始,张民根据在国外的所见所闻,自己制作了小型流化床包膜塔,并研制出了肥料样品。1998年夏天,课题组花5万美元,从美国引进了实验室用的流化床包膜塔和多种喷涂设备,加快了研究进度。他们在国内筛选了四五十种包膜材料,进行了成千上万次的试验,并把引进的流化床包膜塔放大,自行设计制作了流化床包膜塔及其配套生产设备,优选包膜材料的配方,研制出控释时间为60、90、120、150、180、270、360天等适合不同作物需要的控释肥系列产品,在玉米、小麦、花生、蔬菜、花卉、草坪上进行田间肥效试验,增产效果显著。专家鉴定后认为,张民他们研制的包膜控释肥产品,在质量上可以和发达国家的同类产品抗衡,在生产成本和价格上有绝对优势。
  为了把包膜控释肥科研项目完成得更好,2000年6月,张民再次到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热带作物研究所,一边作科研,一边考察了解包膜控释肥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研制情况。2002年9月回国,继续他的两项科研项目。
  经过大量工作和艰辛探索,张民带领课题组,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并形成了成熟的包膜控释肥核心技术,即:可降解膜材料配方精准控释技术;热固性树脂快速固化成膜技术;热塑性树脂快速喷涂包膜设备及工艺技术;闭路循环加压冷凝溶剂回收技术;以硫为底涂层的高分子聚合物包膜技术;管盘式多层尿素、硫磺快速熔融技术;高压气流快速加热恒温技术。自行设计建成了完善的年产1万吨的热固性树脂包膜控释肥设备、年产1500吨的热塑性树脂包膜的中试设备和年产1万吨的硫和硫加树脂包膜控释肥设备三条生产线。经过多次的试制、试验、反馈、改进和创新,生产出定型的4个系列100多种包膜控释肥产品。
  课题组在研究中,创新和研制的“回收热塑性树脂为可降解膜的包膜控释肥料”、“以喷涂尿素为底涂层的改性环氧树脂包膜控释肥料”、“以硫为底涂层的高分子聚合物包膜控释肥料”、“管盘式多层尿素、硫磺快速熔融器”、“高压气流快速加热恒温器”,已申请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3项发明专利已经初审合格。
  田间试验证明,在每亩化肥投资相同的情况下,施用玉米专用包膜控释肥比当地习惯施肥每亩增加产量92.2公斤,产量提高了16个百分点。水稻施用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在等量施肥条件下,产量提高了39.9%,控释氮肥在少施一半的情况下,产量仍然提高了15%以上。控释肥在粮食、蔬菜、果树、草坪和花卉等作物上均有显著增产或增效的效果
  如今,“包膜控释肥料的中试与示范”和“波尔多液营养保护剂制作技术及作物效应研究”两项课题,都按期完成和超额完成,张民以出色的工作成绩通过了农业部专家组的验收和省科技厅专家鉴定委员的鉴定,认为两项课题的研究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废旧塑料热塑性树脂和硫加树脂包膜技术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他主持完成的“农田地下水质监控及防污技术的研究”等五项课题,分别获得“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五项奖励,这完全得益于张民的实干精神。
  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是张民努力工作的精神动力。多年来,张民不断得到上级鼓励和支持。1997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遴选为山东省青年学术骨干与学科带头人。1998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1999年被授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同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佳中青年科技专家。2000年入选人事部“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记者刘观浦)